有些人明明四肢不胖卻有小肚子,除了基因及體態影響之外,還有一個大家不能忽略的原因—內臟脂肪,健康的內臟脂肪可以包護身體的內臟,但是過量的脂肪很有可能會引起心血管疾病,增加得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脂肪肝的風險,究竟內臟脂肪要怎麼測量計算呢?要消除內臟脂肪又該要如何消除?看完本篇文章相信你有更深的了解。

 

內臟脂肪是什麼?和體脂肪有何不同?

能用手捏出一塊肉=皮下脂肪

肚子很硬、很大、皮很薄但捏不到明顯脂肪=內臟脂肪

 

內臟脂肪:指腹部周圍的脂肪,我們常講的大肚腩就是內臟型肥胖。另外有些人四肢纖細,但腰圍略粗,這些人就算體重BMI測出來正常也還是要小心內臟脂肪超標的問題。而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分泌許多發炎細胞,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。

 

皮下脂肪:指的是皮膚下面的脂肪,大多囤積在下半身,一般來說女性較容易有皮下脂肪過多的問題。皮下脂肪肥胖的人又被稱為西洋梨身材或西洋梨型肥胖。

 

內臟脂肪怎麼計算?

內臟不像BMI有一套公式可以讓大家自己計算。基本上要準確算出內臟脂肪還是要依靠電腦斷層掃描,但如果想要自我檢測也不是沒有方法,可利用量測腰圍及腰臀比,如果超過範圍就須注意內臟脂肪堆積的問題。

 

‧腰圍:成年男性若大於90公分,女性大於80公分就要注意。

‧腰臀比:將腰圍除以臀圍,男性大於0.9,女性大於0.8就要注意。

‧內臟脂肪標準:1~9屬於正常數值,10~14代表內臟脂肪偏高,15~30則是高危險等級,要盡快控制飲食和運動調整。

 

內臟脂肪是如何形成?

所有脂肪堆積的原因:熱量攝取過量

熱量攝取長期大於熱量消耗,多餘的熱量就會形成脂肪儲存在身體。

 

而吃得多動得少,為甚麼有些人長成皮下脂肪,有些人卻長成內臟脂肪呢?這是因為營養過剩以及果糖攝取過多,就會形成內臟脂肪。

 

 

消除內臟脂肪飲食怎麼做?

想要剷除擾人的內臟脂肪,最重要的是運動搭配飲食,運動部分要結合有氧與重訓尤其飯後1小時可嘗試作平板支撐,可鍛練腹肌並減去內臟脂肪。飲食部分建議可從以下幾點去做選擇:

 

‧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取:包括瘦肉、雞胸肉、魚肉和豆類。

‧全穀類:例如糙米、藜麥、燕麥和全麥等。

‧綠色蔬菜

‧好油脂:包括魚油、橄欖油和亞麻籽油等。

‧益生菌食材:納豆、無糖優格和味噌等。

 

少喝果汁等含糖飲料,戒掉蛋糕甜點這類的食物,果糖比葡萄糖更容易轉化為甘油三酯,更容易形成內臟脂肪堆積。